為什么要去參加戶外活動?-- 要;
戶外活動有什么特點和吸引力?-- 有理由;
為什么會有大量的AA制戶外活動?-- 自由度高、同行人可選;
現在的AA制戶外活動是怎樣的一些狀況?-- A費用、“A責任”(領隊、隊友免責)
AA制戶外活動遇到了什么問題?-- 松散、自我排除安全隱患的能力;
AA制活動如何可持續發展下去?-- 提前安排,做好分工,各司其職,各負所責。
這里重點只談最后的一個問題。
首先說明一下自己的戶外情況,參加戶外活動多年了,至今大部分的戶外活動仍然是AA制或類似AA制的活動(包括培訓活動),之前曾經同行的驢友還在戶外的越來越少,因為種種原因,比如工作變動、成家立業等等,但同時一直有越來越多的“新人”參與到戶外活動中來,且大部分是AA制戶外活動,也有不少人參與收費“低廉”的“商業”戶外活動(風險與收益比率完全不對等),有一個明顯的例子是戶外活動事故年年有,戶外事故的比率也不見得有明顯降低(能杜絕似乎是不可能的,可以追求盡量降低),出事故(事件)的有犯低級錯誤的“菜鳥”,也有久經磨練的“老驢”(不是年齡很老,而是參加戶外活動的頻次很高)、領隊,大部分的事故之后,都是一片喧鬧、各種分析,種種原因,但事故分析之后,該戶外的仍然在戶外,事故也依然在繼續事故,如同兩條線,一直糾纏在一起,彼此相擁,從未遠離。
這就奇了怪了,每次事故之后,教訓很深刻,道理也都懂,為什么這兩條線沒“分道揚鑣”、讓參與人群越來越多、事故率越來越低就做不到嗎?
一.AA制活動中所涉及的事情
在戶外如果能解決好吃、穿、行,基本上就能稱得上是安全、妥妥的一次戶外活動了。
1.吃(食物、飲水)是人生存的基本條件和本能需求,拜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展、物質空前豐富,目前我看到的絕大部分的人都沒有出現因饑餓而引起嚴重后果的事件,所以行前準備中的食物準備這個問題是最不是問題的環節,出現的麻煩充其量也就是諸如食物是否符合每個人的胃口、參與者自身身體原因短時間內食欲不佳等狀況,所以出行戶外前的物資準備中,食品和飲水的是越來越豐富、基本上一直有盈余,雞鴨魚肉帶上山上也很常見,10年前我們徒步的時候就干過牽著一只羊走的事情(后面路途中這只羊也就是我們的食物之一)。
而且除了公共物資中的食品之外,大部分的驢友都有自己攜帶少量喜愛的干糧、緊急備用糧的習慣,這是相當喜人的局面(壓縮餅干、能量棒(膠)、巧克力、士力架、高熱量的堅果等等,都是可選之材,就看個人喜歡)。
2.穿:穿著這個問題倒還真是個問題,大多數時候我們去到的是一個不熟悉的地方,那么當地的氣候、氣溫情況往往無法感同身受,偏偏老天爺也很頑皮,“瞬間變臉”的情況時有發生,權威的CCAV天氣預報中也常常只能用“局部地區”這個萬金油的詞來框定可能出現的大雨、大霧、雷暴、大風等惡劣天氣,可見天氣常常是難以捉摸的,偏偏這個問題又嚴重影響我們到底要穿什么樣的衣服。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只能按照歷年、本時段內此地區的氣候情況來準備我們出行的準備,這里問題就來了。
通常我們說戶外服裝穿著,熱天主要考慮散熱,快干衣褲成為首選,但戶外出行的驢友中還是很常見棉質衣服、緊身衣褲,這有點不是很合適,不過大多不會導致事故。但冷環境下的衣服如果不恰當,則可直接導致失溫、嚴重致死的重大事故。
此時可以給閃亮登場的以下物品予熱烈的掌聲:保暖內衣褲、COOLMAX襪子、GORE-TEX登山鞋、抓絨衣褲、羽絨衣(最好是戶外羽絨服,時尚羽絨服也可以)、沖鋒衣褲、保暖帽子、防水手套......買、買、買,熱情相擁它們吧。跟生命安危相比,此處不應該有吝嗇。
3. 行:去往目的地的交通安排,包括飛機、大巴、越野車、拖拉機、飛艇等等各種方式,總之要能到達徒步的起點,如果路線中要涉水或過河,可能還要準備救生圈(泡沫類,區別于薄薄的、易漏氣或劃爛的游泳圈)、繩索及少量的技術裝備等等,這些少不了。以及線路行程計劃,包括線路長度、用時、多個下撤路線、預計經過的營地、備用營地等。
4. 其他可能涉及的事情還有:通訊(隊伍內部和對外聯系,包括能長時間待機的手機、充電寶、對講機、衛星電話、各位隊友的緊急聯系人和聯系電話等,體能狀況(近期是否太疲憊)、醫藥(集體用、個人特殊藥品)、戶外保險(區別于常規的意外保險,戶外保險通常承保各類探險行為)。
上述問題需要在隊伍內部充分考量、可以熱烈討論,最后形成必不可少的行前準備內容。
二、隊伍分工
我們有一句響亮的口號:“人人都是領隊”,意思當然不僅僅局限于說我們都要具備領隊強悍的個人戶外活動綜合能力才能參加戶外活動,重點是人人承擔,所以隊伍分工成為必然。此處帶出AA制戶外活動的核心認知:AA制活動不只是平攤戶外活動中所有公共費用的支出,而且需要參與的隊員參與到活動的工作分工中,擔任不同的角色,完成行程中的吃、穿、住、行。
領隊請上臺,承擔我們隊伍的組織與分工工作,分別在行前、行進、行后工作。
行前準備工作:
1.召集貼的發布,通常是領隊或召集人來完成;
2.報名統計工作(人數、人員信息)。隊員承擔,可以包括是否需要預交部分金錢為確認條件(比如車輛、住房預訂均可能需要提前支付訂金,個人請勿墊付,小組成員人人分擔),姓名、身份證號碼(貴國同名的人其實很多)、聯系電話(郵箱地址、QQ、微信號等都可以有)、緊急聯系人和聯系電話(哥們萬一有啥事,我們或管理者或執法者需要通知您的利益相關人或擔當人)、血型(緊急需要情況下其實我們可以提前通知輸血準備,就近處可能它不是常備、常有的玩意)、保險購買。對于普遍認知難度較高的線路,可以對報名人員的體能和過往戶外經歷有明確要求,比如8公里跑步在1小時內完成等可量化指標。
3.交通安排或統計工作。隊員承擔。租車、訂房等到達徒步起點前和行山結束后返回,都會有這個需求,租車的車輛營運許可證最好也是要有,多少人乘坐租車、多少人自駕等等,確保每個人在出發前準時或提前到達起點,結束時不是把大家丟在偏僻無人、半天無法出來的地方。每個點上車出發時,還要負責點名,是否全部上車了。
4.線路行程計劃。領隊可以只給出活動時間范圍,具體行走安排由隊員綜合參與者的個人情況后再細化,或者領隊給出線路安排,要求參與者有能力、體力跟上這個節奏,但應該杜絕因隊員個人能力不足而丟下某個隊員不管的情況發生。此項工作可以由隊員完成,同時要求考慮線路中有多少個休息點、露營點、下撤路線、下撤時間、當地民俗禁忌事項、線路氣候特點等線路中涉及的因素。作為公開召集出行的隊伍,我們不鼓勵在經歷景區的時候故意逃票的行為,盡管你可以抱怨景區門票很貴,但既然管理部門已經批準它的收費行為和價格,我們進入時需遵守,或者選擇不進入景區管理范圍。
地形圖、線路長度、高程、前輩驢友記錄的軌跡等資料可一并搜集,分享給團隊所有成員。
5.裝備檢查工作,隊員承擔。需列出詳細的必須裝備清單、可選裝備清單(衣物、個人戶外用品、裝備),個人裝備清單和團隊裝備清單予以區分,對無法解決最低裝備需求又無法通過團隊內部互相幫助來解決裝備需求的成員,需予以勸退。
6.食品準備與檢查工作,隊員承擔。對隊伍行程中的食品、飲水的需求,有詳細的要求,包括品種、數量,此處也可以有最低要求、可選品種等。
7.其他公共物資準備,如通訊、藥品、爐頭、套鍋等不是每個人都需要但隊伍又必須要有的物資,可請隊友負責解決。
8.財務管理工作,隊員承擔。在租車訂金、物資采購、住房預訂等環節,會產生一定的金錢支出,參與隊員需預繳一部分費用,財務收支可由兩人管理,出納、會計。財務支出中還需要納入公共裝備的損耗費用(如果有共用裝備)。
行進
1.出發時的集合、每次休息后繼續出發時的點名(點人、報數)、車上點名,請安排專人負責。
2.前鋒、收尾分別由不同隊友擔任,隊伍前不超過前鋒(前鋒最好是熟悉線路的,或者有地圖及地圖導航能力,或者有軌跡和軌跡導航能力),后不落后于收尾(收尾需要很強大的人擔任,他需要應對前面人員中出現的各種意外情況),前后隨時能呼應到(對講、可視范圍、能叫喚到...都可以)。
3.如有繩索技術操作,由具備專業技能操作能力的隊員擔任,其他隊友需嚴格遵循他的安排。
4.突發狀況、意外狀況的面對。有些無法完全預知的情況發生后,在不危及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采取少數服從多數或領隊、決定決策可以。在此處的決策很關鍵,涉及生命安危的情況下,是以安全為最高準則,個人舒適度感受可以不予考慮。相反,在一些跟安危無關的決策環節,大家可以民主決策。
5.如果有露營,還要有洗菜做飯洗碗挖貓洞等營地生活安排,或者說需要一個營地管理員,安排大家各司其職,做出美味餐。
6.環境監督,不需要你把沿途看到的垃圾帶下山,至少把自己隊伍帶上去的全部給帶下來,不管是塑料、鐵皮還是水果皮,不增加路上的垃圾。最好在出行前做預處理,減少途中產生的垃圾量。
領隊不是保姆,也不應該是保姆,在AA制的活動中,各個隊員親身參與不同的環節,所以無論是領隊,還是隊員,都需知曉活動過程中可預知的事項及事項安排,心中有數,分工合作,愉快完成。
如果你的隊伍只有三五個人,那么每個人的責任都很重大,每個人都身兼數職;如果你的隊伍有十幾、幾十個人,那么可能還要分組(建議每組人員不超過10人,方便吃、住的安排,也方便行走過程中相互照應),并且要落實每個人在隊伍中承擔的工作,這是AA制戶外活動的必需。
“承擔”是我們在參與AA制戶外活動對自身所提的基本要求。這世上哪有既可自由選擇目的地、又能挑選出志趣相投的隊友、還不用干活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