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詳情
最近刷朋友圈,看到參與者對于跑步賽事的控訴特別多,最開始多是關于黃山百公里的,后來逐漸變得五花八門。這段時間我自己也親歷了幾項賽事,有操辦的,也有參與的,回過頭來看,確實存著不少問題。
為什么路跑產業在大踏步發展,跑者對于賽事的投訴卻越來越嚴重?
其實問題都是老問題,以遭遇大規模跑友維權的黃山百公里為例:賽道變更、缺乏預案、距離縮水、救援缺乏、補給不足、組織協調招待不周,凡此種種,都是跑步產業發展伊始就不斷面臨的問題。其誕生的原因亦不復雜,就是沒怎么把用戶體驗放在心上。
之前我曾就這些問題寫過些東西,當時的觀點就是行業需要精品賽事樹立標準,可短短幾個月過去,形勢已然有了新的變化。
說是變化,不如說是惡化。
導致這種狀況的主要矛盾是,隨著參賽經驗的不斷積累,跑友們對于比賽問題的甚至是問題比賽的處理能力有了顯著提升,具體表現就是對賽事主辦方集體訴訟的出現以及維權團體的形成;另一方面,當跑友的維權變得更團結也更專業,與之對應的賽事組織者的辦賽能力、經驗以至于責任心,都遠遠跟不上參賽者的變化,導致問題越來越多,矛盾愈發激化。
賽事質量的確是大問題,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起碼在當下乃至于未來不會很短的一段時間內,高質量的精品賽事并不會比平庸甚至垃圾賽事獲得更好的市場表現。簡言之,就是費盡心力辦一屆好比賽,未必能多賺錢。
這是很悲哀的一點,在當今中國,類似的情況遠不止存在于跑步產業。
從目前國內賽事的經營模式來看,來自于跑者的收入主要是報名費,這僅僅是操辦一次賽事所需資金中比例很小的一部分,換句話說,雖然任何一個主辦方都需要相當數量的跑者來撐起比賽,但參賽者只是他們賺錢的棋子,而非真正的衣食父母,因此,對于大多數不那么講究(很抱歉,市場的確如此)的賽事組織者來說,跑者的參賽體驗沒那么重要。
相比之下,他們首先要滿足地方政府、贊助商甚至媒體報道的需求,也就是當利益發生沖突時,大部分賽事相關方的優先級都要高于參賽者。往難聽了說,很多時候,只要賽事辦了下來,哪怕把不滿者的報名費都退掉,主辦方也根本不在乎。
另一方面,賽事體驗的好壞也不是參賽者選擇賽事時的頭號標準。一方面,雙方的信息不對稱,特別是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的新生賽事,讓普通跑者很難判斷其質量高低。另一方面,多數參與者對賽事的選擇,還處于非常“物質”的階段,只要賽事舉辦的地方能讓人有興趣,參賽包里裝的東西能配得上報名費,比賽哪怕組織得再爛,也能招到足夠的人。
既然買賣雙方關注的首要問題都不是用戶體驗,那這方面出現問題實在是太正常不過了。
當下路跑市場實在太火,大量并不具備辦賽能力和責任心的賽事公司,帶著資本一窩蜂地涌入,導致整個行業的辦賽水平不升反降,問題自然層出不窮。
這種混亂的局面不會馬上結束,也不會長久不變。但如果想早一點結束這種混亂局面,行業各方面都需要盡一分責任。
首先,對于有志于深耕路跑行業的組織者來說,當下需要團結起來,互助互利,攜手制定行業標準,不但要一同將“好賽事”的門檻打造出來,更要將這一門檻的高度不斷提升,壓縮濫竽充數者的生存空間。
我國的路跑市場足夠大,大到任何一家公司想靠一己之力改變行業格局和風氣都不現實,同時,也因為這個市場足夠大,當那些有志于提升行業標準的精品公司聯合起來時,它也能夠提供出廣闊的生存空間。
其次,對于希冀與得到更好賽事體驗的參與者來說,給予那些更用心的高質量賽事以認可,以“用腳投票”的方式將其與平庸乃至垃圾賽事區別開來,才能為自己換回更多可參與的精品賽事,推動行業發展。
畢竟,跑者才是產業的主體,一項賽事哪怕有再好的贊助資源、政府資源、賽道資源,如果他得不到跑者的認可,招募不到足夠的參與者來參賽,它也沒有辦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去。
上一篇:十四年高校單車筑夢 2016年北大賽開賽在即
下一篇:沖鋒衣國家標準正式公布 11月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