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詳情
曾幾何時,無論是馬拉松、登山還是徒步遠游,種種戶外運動似乎離我們相當遙遠,只是透過電視屏幕來看著別人參與,然后默默感嘆還挺有意思的。但不知不覺中,戶外運動在今天與我們的距離已經越來越近。
單拿今年上半年的跑步賽事而言,國內累計組織各類跑步賽事302場,其中路跑賽事187場,越野跑賽事109場,鐵人三項賽事4場,其他賽事2場。路跑和越野跑賽事蓬勃發展,參賽和完賽人次相比2014年上半年同期增長超過100%。這些數據對我們而言意味著更便捷地參與、更好的賽事環境以及更多的商業機會。
戶外運動市場的不斷發展最核心的落腳點在于每一個參與的個體。那么就你我這樣的普通人而言,我們為什么會越來越多地關注戶外運動并且嘗試著參與其中呢?
向自然復歸
對于近年來戶外運動的火熱,我們不得不關注國內整體收入水平與生活水平提高后人們對生活方式的追求更趨向于健康化與自然化。當然消費能力的提高不僅僅是戶外運動火熱的原因,這也是體育產業甚至娛樂產業興起的基礎。
對戶外運動所代表的自我超越上的需求而言,是只有人在滿足生存、安全、社會以及尊重需求后才有能力與愿望去追求的,屬于邁過溫飽與小康階段后的富裕階段的訴求。因此從這個角度而言,經濟收入與消費水平的提升對我們更多地參與戶外運動從而導致戶外運動市場大熱而言是基礎性的條件。
當人們在工作與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的被水泥森林所包圍,向往自然美好風光的愿景就會指引他們在閑暇期更多地選擇親近自然。說到這個,筆者不禁想到了一部名為《上帝也瘋狂》的電影中,身為一個原始人的主人公因被困在現代監獄中而嫉妒不自在并拒絕進食的橋段。從動物本能而言,戶外總是占據了生命場景中很大的一部分。
從這個角度來說,人們越來越青睞戶外運動可以被看做是一種動物本能的回歸,與在和平時期模仿戰爭狀態的競技體育一樣,也是對人性層面需求的一種迎合。而一旦是這個層面的需求,那么這個行業注定了只要我們繼續生活著那么它就不會消失。
在筆者的理解中,隨著人們生活條件水平的不斷改善,他們對現代性的脫離傾向將越發強烈,表現在體育產業中,就是對戶外與競技運動的關注度將不斷提高。
另外,人們的閑暇時間總是有限的,許多在日常工作上壓力較大的人士或許并不那么愿意在閑暇期繼續進行對抗性較強的競技運動而更愿意去戶外進行沒有對抗性的運動從而放松身心、緩解壓力。
名人效應
這樣看來,越來越多的名人選擇參與到戶外甚至極限運動中的現象就不難理解了。
去年十月,57歲的谷歌高級副總裁艾倫-尤斯塔斯拒絕任何贊助,自理成本地身著特制的宇航服,用一個大號氣球將自己綁起來,來到了13.5萬英尺(約合4.1萬米)的高空,一躍而下,一舉打破三項世界紀錄。他也因此在今年4月獲得了勞倫斯極限運動獎。
而在國內,萬科董事長王石喜歡登山也早已不是新聞。而通過登山,他收獲了什么呢?
在面對有關采訪的時候,王石說道:“我個人體會到登山對我來講兩個含義,第一,面對不確定,你的好奇、你的不滿足、你的探索,這就是企業家精神;第二,如何面對死亡,就是向死而生,中國傳統文化對死亡是恐懼的,我想怕死是人類的天性,但是如何面對死亡,態度不大一樣,我們對生命好像是懼怕、是違背它,但是登山讓你沒法回避,你必須來考慮萬一你回不去怎么辦,你就得考慮你的家人、你的公司、你的朋友,假想這個的世界沒有你的情況,事先你這樣面對,你會很坦然想你身后的事。
通過登山,你真正的你才面對死亡了,就是你突然發現你更珍惜你的一切,你更珍惜生命,你更覺得這個生命應該怎么過。”
除此之外,他的另一個觀點也很有意思,當同樣地被問到為何在如此忙的工作中要抽出大量時間進行危險度較高的登山運動時,他說因為他不喜歡做生意,不喜歡當生意人;他賺錢,是為了讓他的生活更美好。
當然這不僅僅是他自己的想法,我想許多戶外愛好者在這點上都有著很高的認同度。當然,據相關統計,王石為他的愛好所花費的錢已經超過了三千萬,不過我想對于他而言,也樂得花這錢在自己最喜歡的運動中。
除了這兩位,越來越多的如搜狐CEO張朝陽這樣的名人也紛紛參與到戶外運動中來,“我的終極目標是到拉薩,在海拔3600米的地方、在世界屋脊跑一個馬拉松。”今年五月,搜狐在國家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組織了一次長跑活動,張朝陽跑了十公里,當天接受采訪時,張朝陽如此表示。
種種因素也導致了如今在中國跑個步還可以遇到許多商界精英,他們甚至還結伴去國內外不同城市進行以馬拉松為代表的戶外運動。在運動過程中,不少商界精英居然還可以形成不少商業上的合作,將跑場順便當成了商業談判桌,這樣的現象也不免讓人感到咋舌。而上司們都在跑步,底下的員工自然也就對跑步之類的戶外運動更多了一份親切感。
當各類戶外運動有了明星效應后,隨之而來的則是大量的媒體曝光。鏈條式的反應導致圍繞戶外運動所產生的體育產業系統不斷完善與壯大。流量帶來了更多群眾的關注、更多的贊助商、更多的賽事,由此各類戶外品牌得以形成并通過各種營銷手段提升影響力。
政府支持
當然政府也非常希望越來越多的群眾參與到戶外運動中來,于是去年年底,國家體育總局發布文件,宣布商業性和群眾性體育賽事審批一律取消,目的在于鼓勵社會力量辦賽、激活體育市場。此后,各類跑步活動在全國各地如雨后春筍般冒出。在廣州,一些跑團甚至還辦起了收費“賽事”。拋開正規性不談,戶外賽事的大量出現背后,政府無疑也是給予了一定的支持。
除了以北京、上海、廣州為代表的大城市,許多中西部城市也是戶外運動的受益者。隨著人們越來越不滿足于城市中的戶外運動,更原始與更淳樸的戶外場地就成了越來越火的選擇。這個場地廣泛而言,就是城市。
這對于許多經濟開發水平較為落后的中西部地區而言,無疑是一件好事,畢竟戶外運動與旅游在這里是重疊度相當高的概念。而自身經濟生產與開發水平較為落后的城市對旅游的依賴度一直維持在較高的水平。因此有戶外旅游資源的政府也就很自然地結合自身情況,精心打造自己的戶外運動或者說旅游品牌。
而無論是選擇在經濟水平發展程度較高的城市中進行短途運動或賽事參與還是長途去生態環境更好的景點去進行戶外運動,除了欣賞美景、挑戰自我外,戶外愛好者們也可以通過旅途或賽事而結交志趣相投的好友,社交上的附加價值也使戶外運動有了更吸引人參與的魅力。
除此之外,隨著戶外運動的熱度不斷上升,各類戶外用品廠商自然也嘗到了甜頭。當然這種甜頭是雙向的,畢竟戶外運動愛好者們也離不開專業、半專業的戶外裝備。
總體看來,戶外運動在中國發展的勢頭確實非常強勢,而且在可預期的未來內將進一步發展。對于五萬億的市場蛋糕而言,戶外運動自然也將在其中占據不小的一塊。
上一篇:第九屆戈爾特斯戶外夢想實現頒獎典禮盛大舉行
下一篇:思凱樂CEO曾花:讓我們的目標客戶要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