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詳情
阿里體育“跑”起來了。這個“跑”并非字面意義上的奔跑,而是如今異?;鸨穆放茴I域。近日,阿里體育聯合眾多市場主流的路跑App,發起成立了國際網絡路跑聯盟WORA,該聯盟將包括路跑APP、協會、賽事、贊助商和執行方五大板塊。
在全民健身的熱潮下,路跑已經成為最受中國公眾歡迎的健身項目,這其中,馬拉松作為最常見的路跑賽事,更是吸引了大量路跑愛好者的目光。與跑步愛好者不同,真正令阿里等巨頭們眼紅的,則是路跑產業背后蘊藏的巨大金礦。天貓、淘寶等網購平臺的消費數據顯示,2015年路跑類消費總額達218億元,消費人群達到7300萬。
只不過,在阿里體育之前,萬達體育、樂視體育以及傳統路跑行業巨頭如智美體育等,已將路跑經濟玩得風生水起,這場關于路跑生意的大戲早已進入高潮,此時起跑的阿里體育,還跟得上嗎?
路跑火爆
在中國,阿里體育看上的路跑領域到底有火?從中國路跑愛好者對馬拉松的狂熱即可見一斑。2010年,北京馬拉松的報名程序經過5個月才報滿,而在2014年,3萬個名額僅用1天就被全部搶光。到了2015年,北馬報名更加火爆,報名人數是參賽限制人數的2倍,最后選手只能通過抽簽方式來決定去留。
馬拉松在中國的火爆并非一蹴而就。早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就喚醒了中國人沉睡的運動細胞。只不過在3年后,馬拉松在中國才正式邁過那道坎。在全世界范圍內,路跑運動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則,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就是大眾跑步運動快速發展的起點。20世紀60年代,北美跑步運動興起,恰好1970年美國人均GDP為5063美元。而中國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大關,是2011年。
5000這個數字則意味著,更多中國人有能力將目光投向生存之外的東西,比如通過跑步來保持健康。而率先引領這股風潮的,是各行業的精英人群。
萬科集團總經理郁亮就是出了名的跑步人,雖然已經年過半百,但據稱他一口氣跑完5公里只需要20分鐘。與郁亮一樣,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也是資深跑步愛好者,更有甚者,如萬科前副總裁毛大慶,甚至通過跑步治好了抑郁癥。
隨之而來的是更多普通人的加入。得益于中產階級的收入增長和國內消費升級,長期受美式生活方式影響的白領開始奮起直追,試圖通過跑步等運動健身項目來自我標榜。幾乎在同一時期,國內監管部門的政策也開始向體育賽事敞開懷抱,最典型的便是馬拉松比賽。2014年10月,國務院46號文件發布,明確規定取消商業性和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審批,并積極引入社會資本承辦賽事。2015年1月,中國田徑協會又宣布取消了對馬拉松賽事的審批,給路跑行業來了個“大松綁”。
多重背景影響下,中國馬拉松賽事數量的井噴在意料之中。中國田徑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從2010年到2015年,全國注冊馬拉松賽事數量分別為:13場、22場、33場、44場、51場、134場,5年間增長了近10倍。
資源分配者
不過令阿里體育感到憂心的是,路跑行業早已涌入了大量競爭者。
2015年8月,萬達集團以6.5億美元并購了世界鐵人公司,后者是世界最著名鐵人三項賽事品牌的擁有者,長跑正是該類賽事中的重要一項。同年9月-11月,樂視體育也推出了自主IP賽事——Shake Run音搖跑,比賽主打5公里路跑+2小時Rock Party,賽事覆蓋全國9座城市。
面對競爭者筑起的堅固堡壘,此時成立尚不足一年的阿里體育,若是選擇從正面突破顯然并不明智,于是它試圖從企業的傳統基因中尋找優勢。阿里體育的最大優勢,無疑是背靠大巨頭阿里巴巴集團,坐擁阿里系的大數據、用戶、資本以及生態鏈資源,這是其他巨頭無法比擬的。
至于如何將這些資源盤活利用,阿里體育副總裁魏全民對記者表示,“聯盟中包含5大板塊。以路跑APP為例,若將阿里系產品和APP對接,就能打通彼此之間的會員。”一方面,阿里系可以通過聯盟來導流APP中的跑者。另一方面,路跑APP通過和阿里體育共同承辦線下賽事,也能夠進一步激活平臺內的跑者。
與阿里系的資源對接后,“阿里體育就能通過WORA聯盟來搭建一個全新的平臺,”羅蘭貝格全球合伙人兼大中華區副總裁陳科對記者表示,“然后將路跑APP、賽事、協會、執行方、贊助商這些資源整合起來,形成產業生態”。
平臺的優勢恰好在于,它是所有資源的入口。“WORA聯盟如果要承辦賽事,贊助商一定是看中了這個平臺和生態系統,而非該系統中某一個環節,”陳科說,“阿里體育正是聯盟中的資源分配者。”
掘金之路
不過要將資源換成真金白銀,并非易事,一個前提是需要主辦方打造的賽事具有較高品牌認可度。
最典型的例子是智美賽事——智美體育旗下的賽事運營公司。在繼2012年一舉進入廣州馬拉松之后,智美集團與國內知名馬拉松賽事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國內最大的賽事運營商之一。僅在2015年,該集團就拿下了國內五大馬拉松賽事的獨家運營權。而其取勝的關鍵,就在于打造核心賽事品牌。
以智美接受運營的杭州馬拉松為例。杭馬創建于1986年,比北京馬拉松成立僅晚了5年,但在此前知名度一直不高。2013年智美接手杭馬,以杭州美食美景、杭馬賽道等設計了16個話題進行傳播,此外還安排了杭馬直播和媒體報道。次年,杭馬的品牌效應開始發揮作用。
2014年,杭馬參賽人數3萬名,報名收入約200萬元。在商業贊助上,不僅拉到1000萬元的總冠名資金,加上其他贊助商,贊助費用達到1850萬元。賽事的成功運營也反映在智美的賬目上。數據顯示,2014年智美集團的賽事運營收入約2.5億元,暴增148.7%;賽事運營毛利潤達1.5億元人民幣,大增117.3%。
有成功先例,阿里體育也同樣不忘打造自主品牌賽事。WORA聯盟成立后,就會發起第一個賽事——WO.RUN(我跑)。作為阿里體育的自主IP賽事,WO.RUN分為線上和線下兩種參與方式,其中線下賽事將在本月從上海首發,今年一共包括不同主題的30站。
魏全民說,阿里系擁有6億會員,覆蓋范圍極廣,參與WORA賽事的跑者也大多在使用阿里系產品。跑者在賽道上對贊助品牌產生興趣后,會進一步尋找品牌信息,甚至在線上購物平臺上進行消費。贊助品牌通過入駐阿里旗下購物平臺,就可以從該平臺獲得巨大流量,從而提振銷售。
理想很豐滿,只是在這場路跑經濟的角逐中,暫時領先的競爭對手會讓比賽沿著阿里體育設想的既定路線前進嗎?
上一篇:浙江首家線下三葉草mi adidas個性定制服務正式推出
下一篇:全民運動時代 智能跑鞋前景如何?